大秦(102)

冬日的易水寒风潇潇凛凛,然而却比不上荆轲心底的寒冷。

他真心觉得燕丹脑子有病。

秦军兵临燕境,燕国不想亡国、想要谋求生路,他能理解,但却是通过刺杀的方式,那就有点不太能理解了。

秦强燕弱。

当年打燕国就跟爹妈打孩子似的赵国都亡在了秦国的铁骑之下,燕国对上秦国,不更成了大父大母打孙子么?

刺杀?

亏他想得出来这个主意。

更完蛋的是——

荆轲转身,在高渐离的击筑声中,看向穿白衣、戴白帽,一副为他送丧(划掉)架势的燕太子丹和他的宾客。

“还请太子早做决定。”

他面无表情地说道,“究竟是刺杀秦王,还是刺杀秦太子,请太子给予准确的答复。”

——他都快要出发了啊喂!

燕丹:“……”

是的。

截止目前,燕丹还没想好究竟要刺杀哪一个,在秦王和秦太子中反复横跳,犹犹豫豫,不舍得放弃任何一个。

他只能满是期待地看向荆轲。

秦王,我所欲刺杀也,秦太子,亦我所欲刺杀也,二者不可得兼乎?

不可!不可!不可!

不管再问多少遍,都是不可!

荆轲快烦死这个燕国太子了。

他本是卫国人,卫国为秦所灭,又在赵国的榆次、邯郸等地,至燕国时,被燕之处士田光引荐给燕太子丹。

然后就被他请求刺秦。

荆轲:“……”

他自己的母国亡了都十几年了,也没想过要去刺一把秦王,凭什么为你燕国去拼命?

不去,找别人吧!

他当面就婉拒了燕丹,结果燕丹不死心,又是拜他为上卿、又是给他极优厚的礼遇,也不管他需不需要,直接就把死士的待遇给拉满了。

呔!

你这人不是道德绑架么?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现在“知己”都将他一介剑客拜做上卿了,如此知遇之恩,不给他死一个,像话吗?

人在江湖混,他靠名声吃饭的。

再者,前不久的宴会上,燕丹让善琴的美人鼓琴奏曲,他随口夸了句美人的手真好看,结果燕丹当场就让侍从把美人的手砍下来送给他。

荆轲:“……???”

这是威胁吧?

这一定是在威胁恐吓他吧?

竖子!

荆轲当场傻眼红温,有一肚子脏话想要骂给燕丹听,但仔细想想,骂燕丹一顿,好像也没办法从燕国跑出去。

那还能怎么着?

他只能认命地跟燕丹掰扯。

“刺秦王?”

“甚好,只是秦太子极得人心,如今年已十三,顷刻就能即秦王位、发兵灭燕。”

“那刺秦太子?”

“甚好,可秦王大权独揽已久,权盛威重,又极疼爱太子,盛怒之下必发兵灭燕。”

“……”

荆轲翻了个白眼,扭头就走。

他算是看出来了,燕丹这竖子,恨秦国,更恨秦王和秦太子,与其说是慌乱之下出昏招,不如说是出于私怨。

难道记恨昔年于秦为质?

那也顶多是记恨作此决定的秦王,连带着当年才四岁的秦太子一起记恨是怎么个事儿?

这肚量也忒小了。

白瞎了樊於期的大好头颅。

被迫用命打工的荆轲无视了燕丹的尔康手,在心里骂骂咧咧地爬上了前往秦国的马车。

秦国也给予了应有的礼遇。

——毕竟是给天下人看的。

秦王其实是个爱美爱打扮的人,又是在接见外使的场合,自然不会随意轻忽,身着玄色织金冕服,头戴九旒冠冕,腰悬太阿之剑,玉绶上的蓝田美玉映衬着织金玄鸟纹与山河日月纹,尽显其端华矜贵之风采。

“阿父还是戴冕旒好看。”

知韫托着下巴,笑吟吟道,“只可惜一年下来也见不了几次。”

“太过碍事。”

花里胡哨的珠子垂在眼前遮挡视线,嬴政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

不过他崽显然很喜欢。

于是他瞥她一眼,轻哼,“既然觉得好看,那你怎么不戴?”

“我喜欢看阿父戴嘛。”

知韫歪了歪头,眼带笑意,“冠冕这种东西,就得如阿父这般人物佩戴起来才好看,于阿父,是锦上添花,于旁人,反倒分不清主次。”

冠冕,是权力的附属品。

只是,有人是驾驭权力,有人是被权力掌控,自然是不一样的。

“至于我么……”

她指尖点了点脸颊,笑嘻嘻道,“我还小呢,戴不出韵味来。”

主要是她有点嫌弃。

毕竟,秦王现在都只戴九旒,轮到她这个太子就只剩七旒了。

达咩!

她打算得她爹打完晋级赛、升级成始皇帝,顺便让她也从王太子升级成皇太子后,再来美美地享用九旒冠冕。

前提是别把这玩意儿废了。

“也不小了。”

嬴政矜持地压了压唇角,忽而又升起属于老父亲的惆怅。

“等过了生辰,就十四了。”

时光匆匆不饶人。

想当年,他崽还是个要爱要哄要呵护,可以提溜着拎起来、他走哪儿就抱哪儿的幼崽,一转眼竟已长成了……

要爱要哄要呵护的少年。

“……”

秦王的思绪微妙地停顿几息。

他的眸光不自觉地落在一侧的女儿身上,她的眉眼舒展而欢悦,懒洋洋地坐在那儿,又挑挑拣拣地捻了块点心吃着,嘴里则含含糊糊地说着诸如她还是个孩子的话。

……好像也没那么惆怅了呢。

也对。

才十三呢,确实还是个孩子。

浑然忘了他自己才十三岁就已经继承王位的秦王如是想道。

不过……

“你觉得王离怎么样?”

“王离?”

猝不及防地被提问,知韫愣了下才回答,“挺好的呀,只是毕竟年轻了些,先放在李牧那儿学习历练一二。”

“我不是说这个。”

嬴政迟疑几息,将殿中侍奉的人与史官都挥退,才斟酌着道,“我的意思,再过几年,你身边也该挑人了。”

放在从前,历代秦王、太子都是迎娶六国贵女为王后、夫人,他后宫中也多为六国贵女,只是等到她长成、婚配,六国大概已经灭的差不多了,自然不需要再联姻。

如此,便是秦国的重臣。

嬴政所信任倚重的重臣中,首推蒙家、王家、冯家,再之后,就是李斯等法吏集团。

挑来挑去,也没挑好。

“李承?冯缬?杨峥?李由?”

老父亲挑挑拣拣,“蒙恬家的蒙昀倒也行,就是小了些,不过也称不上是什么问题。”

知韫:“……”

她眨眨眼,“是不是早了点?”

“是有点早。”

嬴政颔首,“不过既要入你的东宫,自然不能随便,先初步定下人选,再好好教导着。”

免得伺候得她不舒心。

虽然还能再挑一堆新人来替代,但若有个她不喜欢的放在眼前,那也太委屈他闺女了。

“……哦哦。”

没想到老父亲已经考虑得如此周全的太子殿下愣愣地点头,也顺着他的话仔细思考,嬴政见此,只耐心等待。

“王离他们不行。”

知韫想了想,道,“他们自小跟着我长大,一直都是往我的得力助手方向去培养的,如今也都已派遣至各处历练了,做臣子很合适,其他的,就不太合适了。”

她支着下巴,慢吞吞道,“阿父,我不希望我身边侍奉的人,跟朝堂有任何的瓜葛。”

后宫不得干政。

女人如此,男人也该如此。

而王离他们已经培养起来了,就这么让她放弃,实在有点可惜。

“若要入你宫中侍奉,本就不该再行掌权领兵之事。”

从这方面来说,王离等人本来就算不上是合适的人选,只是,这是秦王给他的太子挑人,自是往少年英才中去挑选,难道还能委屈了他的太子不成?

不过既然知韫有想法,嬴政也没说什么,只微微颔首,“我再挑选就是,你若有什么要求,也可与我说。”

“阿父看着挑就是。”

知韫表示无所谓,“阿父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至于我的要求么,只要长得好看、能让我赏心悦目就够了。”

男人么,用来放松而已。

她歪了歪头,“阿父从前不是没打算立王后么?正好,我也不是很想立一个正夫人。”

她爹当年是为了她的名正言顺与地位稳固才选择立她的阿母为王后,再或许,还有些她和郑菁感情极深的缘故,但她的孩子,只需要知道她的母亲是谁就可以了。

秦王大悦,神色欣慰。

不愧是他一手养大的崽,就是懂他,保持住,一定记得别改!

(我女肖我.jpg)

秦王的好心情一直维持到了燕使觐见,然后,戛然而止——

“你说,燕丹让你刺杀谁?”

前来觐见的两个燕国使者,秦舞阳刚踏进大殿就已经浑身战栗,冷汗酷酷往外冒、腿软得站不稳,余下的荆轲则在秦王父女与诸秦廷重臣意味深长的目光中稳稳地前行数步,然后扑通一声跪下,含泪俯首而拜。

“秦王,外臣要告发燕国太子燕丹,逼迫外臣前来刺杀太子殿下,实在是罪不容诛啊!”

《荆轲刺秦王》?

《荆轲告发太子丹》?

嬴政:“……”

知韫:“……”

秦廷重臣们:“……”

*

春枝暮不会有cp,只会有来自于重臣贵勋之家的各种类型的美男子,后宫么,当然是wuli知知陛下放松心情的地方。后宫美人们当丞相、当将军,睡觉都得睁一只眼。

春枝暮咳,果然权力具有排他性,知知当皇后,得让她二圣临朝,但知知当皇帝,又立马理解诸位皇帝、觉得大权独揽赛高(忘本.jpg)